走进成都/ 辉煌巨变/ 千年营城/ 走向未来/ 高质量发展/ 成都气韵/ 城ManBetX荣誉/ 安逸成都

辉煌巨变

在很多人心中,成都是一首百转千回的歌,在玉林路的尽头,小酒馆的门口。其实,成都还可以是一场回味无穷的影像展,在老照片定格的时光里,新照片描绘的蓝图上。

天府广场

公元前347年,蜀国开明王九世迁都成都,在成都平原上建立“蜀王城”,也就是今天“天府广场”以北的五担山一带。本图为上世纪80年的天府广场。(△图源: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 如今的天府广场,作为成都的重要交通枢纽,连接着贯穿南北的地铁1号线和东西的2号线,成都的交通网也以它为中心辐射向外,它是成都的中心,更是成都的一张城市名片。(△图源:网络)

人民南路

人民南路,始建于1958年,是成都城市中轴线的南半部分,也是全国最长的纵向中轴线道路,号称“天府第一路”。在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时间,随城市一起生长、延伸,参与了城市发展、见证了城市变迁。(△图源:陈德龙摄(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) 2015年,27公里长的天府大道南延线南贯通。这条中轴线不仅是一条文化轴,也是一条经济轴。成都沿中轴线规划建设了一批地标性建筑、集聚一批高端服务业项目。而沿着天府大道南延线探寻,在它两侧,正是成都发展变化最快的区域之一。(△图源: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

春熙路

春熙路始建于1924年,因由四川军阀杨森提议兴建,最初根据他“森威将军”的头衔将其命名为“森威路”。 后来人们取老子《道德经》中:“众人熙熙,如登春台”的句子,改名为春熙路,以描述这里商业繁华、百姓熙来攘往、盛世升平的景象。(△图源:《老成都》 作者:流沙河) 如今的春熙路依旧热闹非凡,串起了正科甲巷、署袜中街等形成了城中最旺的商圈。(△图源:网络)

太古里

没有被开发起来之前,太古里是大慈寺周围的小巷子,比如这条“和尚街”。(△图源:周筱华) 虽然大慈寺的本体一直没有怎么变过,但其周围的小街已经变成了太古里,无比繁华。(△图源:网络)

科甲巷

科甲巷,是成都的一条老巷子,位于春熙路附近,明清时各县举子赴省城应试者多住在此街的旅店,因而得名科甲巷。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,科甲巷是成都最新潮的高档时装云集的地方。(△图源:李思聪摄于2003年 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 2005年,正科甲巷启动改造工程。如今,更多名店名品的进驻,让位于市中心,连接着太平洋百货、王府井百货、伊藤洋华堂的这条小街,一直是成都时尚的制高地。(△图源: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

宽窄巷子

宽窄巷子为清代少城(满城)兵丁胡同中仅存的两条,区内多为清末民初时期的木结构民居建筑,基本保持了百年前的历史风貌。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房地产业高歌猛进,历史街区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令人担忧。(△图源:曾绵森摄于1988年,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 在成都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遵循建设部有关城市历史街区的紫线保护条例,进行更新改造。如今的宽窄巷子,游人如织,享誉四方,热闹不已,被称作“老成都底片,新城市会客厅”。(△图源:成都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刘建龙,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

九眼桥

九眼桥曾是成都最繁华的载货码头,全城的柴火运输,成都与外界的物流基本上都要进过它。1992年,由于九眼桥有碍泻洪而被拆除。(△图源:周安摄于1992年,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 1999年7月,成都市规划局古九眼桥异地重建方案出台,命名新九眼桥。2001年11月新的九眼桥主体工程宣告建成。新九眼桥其造型大部分还原了旧桥的原貌,外部全由仿古青石块砌成,保留具有明代建筑风格的九孔石拱桥形象。新建的九眼桥,开始了成都新的繁荣篇章,在这里成都人渐渐地把历史资产与大众生活,转变为九眼桥两岸的绚烂灯光。(△图源: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

东大街

东大街过去在成都,是一条很“港”的街,从盐市口到老东门大桥都叫东大街,在清代不仅是成都全城最宽的街道,而且也是全城最繁华、最重要的街道。东大街见证了成都经济的蓬勃发展,还亲历成都交子的“五个天下第一”。(△图源:鲍安华摄于1983年4月,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 日光荏苒,今日的东大街,前有春熙路、IFS国际金融中心、晶融汇、太古里,后有ICC凯旋门、乐天世界、环球汇,更成为传统春盐商圈和新兴攀成钢商圈的枢纽。(△图源:成都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杨云可)

安顺桥

安顺桥原名长虹桥,最早的建桥时间已经无从知晓。本图为1981年洪水后,成都人在垮塌的大桥原址,重建的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。(△图源:张西南摄于1990年9月(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) 老安顺廊桥难以承载现代城市交通功能。2002年秋,成都市政府决定将其拆除,在原址100米左右的合江亭附近,重建一座明清风格的三孔仿古廊桥。现如今,安顺廊桥也变成了年轻人网红打卡的地方,成都夜生活的热闹地。(△图源:成都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刘建龙(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)

成都火车站

成都站,又称火车北站,于1952年7月建成并投入运营。火车北站开启了其近67年的运输生涯,也成为成都最老的火车站。成都站于2019年暑运后停办客运业务,进入全封闭改造阶段,预计2024年全面改造完成。(△图源:1980年代的火车北站(选自成都首套风光明信片)(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) 成都东站是中国主要铁路枢纽之一,是中西部最大的铁路客运站之一,是集铁路、轨道交通、长途汽车、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。(△图源:成都市城市建设档案馆(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)

成都机场

成都双流机场,原名双桂寺机场。民国27年(1938年)12月修建。1956年12月12日,军委总参谋部批准将成都双桂寺机场归民航使用,更名为成都双流机场。(△图源: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 2012年,T2 航站楼投用,当年年底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客流量就突破了3000万。2015年6月1日,成都新机场航站楼及飞行区出炉。年内,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命名批复。(△图源:成都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何纯全(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)

东郊记忆

曾经的国营红光电子管厂,是成都工业体系最大的骄傲。(△图源:微成都) 现在的东郊记忆音乐公园,是所有乐迷心中的美好。(△图源:微成都)

跳伞塔

上世纪80年代以前,在成都一环路边的四川体工队训练基地耸立着一座跳伞塔,它成了基地的标志物,更是老南门城外一处景观。(△图源:微成都) 现在新修来福士广场格外漂亮。(△图源:微成都)

清水河大桥

图源:毛宏图摄于1997年(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 成都清水河大桥是成都市首座悬索桥,同时也是西南地区首座自锚式悬索桥。它位于成都市二环路清水河上,大桥于2007年7月15日早晨8时正式通车。  主桥全长192米,南北两侧引桥均为3跨25米的连续梁桥,全桥总长度342米。(图源:成都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崔建民(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)

人南立交

图源:周勇良、毛宏图摄于1997年(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 图源:成都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刘建龙摄于2016年8月(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

营门口立交

图源:崔建民摄(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 图源:崔建民摄(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

天府广场

公元前347年,蜀国开明王九世迁都成都,在成都平原上建立“蜀王城”,也就是今天“天府广场”以北的五担山一带。本图为上世纪80年的天府广场。(△图源: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 如今的天府广场,作为成都的重要交通枢纽,连接着贯穿南北的地铁1号线和东西的2号线,成都的交通网也以它为中心辐射向外,它是成都的中心,更是成都的一张城市名片。(△图源:网络)

人民南路

人民南路,始建于1958年,是成都城市中轴线的南半部分,也是全国最长的纵向中轴线道路,号称“天府第一路”。在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时间,随城市一起生长、延伸,参与了城市发展、见证了城市变迁。(△图源:陈德龙摄(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) 2015年,27公里长的天府大道南延线南贯通。这条中轴线不仅是一条文化轴,也是一条经济轴。成都沿中轴线规划建设了一批地标性建筑、集聚一批高端服务业项目。而沿着天府大道南延线探寻,在它两侧,正是成都发展变化最快的区域之一。(△图源: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

春熙路

春熙路始建于1924年,因由四川军阀杨森提议兴建,最初根据他“森威将军”的头衔将其命名为“森威路”。 后来人们取老子《道德经》中:“众人熙熙,如登春台”的句子,改名为春熙路,以描述这里商业繁华、百姓熙来攘往、盛世升平的景象。(△图源:《老成都》 作者:流沙河) 如今的春熙路依旧热闹非凡,串起了正科甲巷、署袜中街等形成了城中最旺的商圈。(△图源:网络)

太古里

没有被开发起来之前,太古里是大慈寺周围的小巷子,比如这条“和尚街”。(△图源:周筱华) 虽然大慈寺的本体一直没有怎么变过,但其周围的小街已经变成了太古里,无比繁华。(△图源:网络)

科甲巷

科甲巷,是成都的一条老巷子,位于春熙路附近,明清时各县举子赴省城应试者多住在此街的旅店,因而得名科甲巷。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,科甲巷是成都最新潮的高档时装云集的地方。(△图源:李思聪摄于2003年 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 2005年,正科甲巷启动改造工程。如今,更多名店名品的进驻,让位于市中心,连接着太平洋百货、王府井百货、伊藤洋华堂的这条小街,一直是成都时尚的制高地。(△图源: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

宽窄巷子

宽窄巷子为清代少城(满城)兵丁胡同中仅存的两条,区内多为清末民初时期的木结构民居建筑,基本保持了百年前的历史风貌。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房地产业高歌猛进,历史街区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令人担忧。(△图源:曾绵森摄于1988年,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 在成都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遵循建设部有关城市历史街区的紫线保护条例,进行更新改造。如今的宽窄巷子,游人如织,享誉四方,热闹不已,被称作“老成都底片,新城市会客厅”。(△图源:成都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刘建龙,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

九眼桥

九眼桥曾是成都最繁华的载货码头,全城的柴火运输,成都与外界的物流基本上都要进过它。1992年,由于九眼桥有碍泻洪而被拆除。(△图源:周安摄于1992年,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 1999年7月,成都市规划局古九眼桥异地重建方案出台,命名新九眼桥。2001年11月新的九眼桥主体工程宣告建成。新九眼桥其造型大部分还原了旧桥的原貌,外部全由仿古青石块砌成,保留具有明代建筑风格的九孔石拱桥形象。新建的九眼桥,开始了成都新的繁荣篇章,在这里成都人渐渐地把历史资产与大众生活,转变为九眼桥两岸的绚烂灯光。(△图源: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

东大街

东大街过去在成都,是一条很“港”的街,从盐市口到老东门大桥都叫东大街,在清代不仅是成都全城最宽的街道,而且也是全城最繁华、最重要的街道。东大街见证了成都经济的蓬勃发展,还亲历成都交子的“五个天下第一”。(△图源:鲍安华摄于1983年4月,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 日光荏苒,今日的东大街,前有春熙路、IFS国际金融中心、晶融汇、太古里,后有ICC凯旋门、乐天世界、环球汇,更成为传统春盐商圈和新兴攀成钢商圈的枢纽。(△图源:成都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杨云可)

安顺桥

安顺桥原名长虹桥,最早的建桥时间已经无从知晓。本图为1981年洪水后,成都人在垮塌的大桥原址,重建的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。(△图源:张西南摄于1990年9月(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) 老安顺廊桥难以承载现代城市交通功能。2002年秋,成都市政府决定将其拆除,在原址100米左右的合江亭附近,重建一座明清风格的三孔仿古廊桥。现如今,安顺廊桥也变成了年轻人网红打卡的地方,成都夜生活的热闹地。(△图源:成都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刘建龙(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)

成都火车站

成都站,又称火车北站,于1952年7月建成并投入运营。火车北站开启了其近67年的运输生涯,也成为成都最老的火车站。成都站于2019年暑运后停办客运业务,进入全封闭改造阶段,预计2024年全面改造完成。(△图源:1980年代的火车北站(选自成都首套风光明信片)(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) 成都东站是中国主要铁路枢纽之一,是中西部最大的铁路客运站之一,是集铁路、轨道交通、长途汽车、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。(△图源:成都市城市建设档案馆(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)

成都机场

成都双流机场,原名双桂寺机场。民国27年(1938年)12月修建。1956年12月12日,军委总参谋部批准将成都双桂寺机场归民航使用,更名为成都双流机场。(△图源: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 2012年,T2 航站楼投用,当年年底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客流量就突破了3000万。2015年6月1日,成都新机场航站楼及飞行区出炉。年内,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命名批复。(△图源:成都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何纯全(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)

东郊记忆

曾经的国营红光电子管厂,是成都工业体系最大的骄傲。(△图源:微成都) 现在的东郊记忆音乐公园,是所有乐迷心中的美好。(△图源:微成都)

跳伞塔

上世纪80年代以前,在成都一环路边的四川体工队训练基地耸立着一座跳伞塔,它成了基地的标志物,更是老南门城外一处景观。(△图源:微成都) 现在新修来福士广场格外漂亮。(△图源:微成都)

清水河大桥

图源:毛宏图摄于1997年(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 成都清水河大桥是成都市首座悬索桥,同时也是西南地区首座自锚式悬索桥。它位于成都市二环路清水河上,大桥于2007年7月15日早晨8时正式通车。  主桥全长192米,南北两侧引桥均为3跨25米的连续梁桥,全桥总长度342米。(图源:成都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崔建民(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)

人南立交

图源:周勇良、毛宏图摄于1997年(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 图源:成都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刘建龙摄于2016年8月(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

营门口立交

图源:崔建民摄(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 图源:崔建民摄(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)

千年营城

4500年前,先民“逐水而生”,不断寻觅理想生境,由西北部山脚逐渐向东部平原迁移,再向东“跳出”龙泉山,这是一部城ManBetX地图千年变迁史,也是成都营城理念的时代演进,是天府文化在历史长河的生动映射。一年成聚、二年成邑、三年成都。从先秦“天府之国”到唐宋“扬一益二”,在世界城ManBetX发展史上,成都,一直是个传奇般的存在。从“两山夹一城”到“一山连两翼”,成都迎来城ManBetX格局的千年之变。

走向未来

新一轮城ManBetX将成都定位为:坚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ManBetX,奋力实现新时代成都“三步走”战略目标,建设国家中心城ManBetX、美丽宜居公园城ManBetX、国际门户枢纽城ManBetX、世界文化名城,迈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ManBetX。

高质量发展

城ManBetX高质量发展,是经济高质量发展、ManBetX民高品质生活、社会高效能治理的有机统一。当城ManBetX发展开始从经济逻辑转向人本逻辑,更需要考虑的是,如何让城ManBetX的经济实力转变成ManBetX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。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ManBetX的成都,坚持以人为本、生态优先的原则,通过营建巨大的“公园城ManBetX”,系统推进天府绿道建设,促进产业功能区建设,做好社区治理的“小文章”······,构建起全新的城ManBetX生产生活图景。

成都气韵

“老成都”说,这是一座有“生活味”的休闲城ManBetX;“新蓉漂”说,这是一座有“归属感”的活力城ManBetX;外国人说,这是一座有“国际范”的包容城ManBetX。这其中最让人最恋恋不忘的,莫过于那快慢交织的烟火气。人间烟火味,最抚凡人心。成都,许你一个美好的未来。

城ManBetX荣誉

近年来,成都在国内外的知名度、美誉度扶摇直上,成都每一个新称号、荣誉,都来之不易,都是成都人民奋斗在新征程上的路标。

安逸成都

成都的安逸是欢乐的自由的,它繁华、文艺、悠闲、又独具风情。成都是一座安逸的城ManBetX,是一座你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ManBetX。城ManBetX的核心始终是人,建设生活城ManBetX,就是城ManBetX发展的最高境界。在成都,生活的核心是安逸,安逸的载体是城ManBetX。成都人追寻的安逸是悠闲淡然,是一切开心由我的自在洒脱。

扫描二维码

扫描二维码

关注网站微信

扫描二维码

扫描二维码

关注《城ManBetX规划》微信